受“影視大小年”影響,較去年同期,A股影視公司上半年業績增速座次大變臉。不過,影視板塊公司整體業績表現穩定,多家行業“新面孔”冒頭。
增速座次大變臉
在影視產業鏈內容端,作為A股兩大影視制作發行龍頭,光線傳媒與華誼兄弟一直被比較。從半年報表現看,光線傳媒與華誼兄弟期內凈利潤規模相近(約3億元),但反映在成長能力指標上卻不盡相同。
去年上半年業績下滑的光線傳媒,受益于電影《美人魚》,今年上半年實現“大反轉”。該公司期內實現營收7.22億元,凈利潤為3.21億元,增幅近3倍。與之相反,去年同期最賺錢的華誼兄弟今年上半年凈利為3.03億,同比下滑近四成。
證券時報記者統計發現,影視行業多家公司出現增速反轉。去年中期業績表現亮眼的新文化、唐德影視今年上半年業績增速大大放緩,當代明誠與中南文化期內更出現凈利潤同比下滑。而去年業績降幅較大的北京文化,今年上半年凈利增長逾2倍。
在藝恩資本管理合伙人肖晗看來,上述業績波動其實是“正,F象”。他說:“行業大小年現象仍然存在,對以影視為主業的公司來說,趕上幾波熱賣的片子,業績就很好,如果票房表現一般,業績就不理想,包括好萊塢的公司也一樣。比方說電影周期長達兩三年,即使導演、卡司(演員陣容)都不錯,但觀眾的口味可能變化很快,且電影涉及的元素太多,制作具有很大不確定性!
事實上,盡管上半年國內電影票房總收入超過24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但較2015年上半年近50%的增速,已明顯放緩。
對抗電影市場的系統風險,正是影視公司頻繁大手筆投資的邏輯所在!氨M量通過多元化經營、跨行業整合以分散風險,也是以后的趨勢! 肖晗說。
新面孔表現搶眼
上半年多家A股影視“新面孔”展現出不俗業績。其中文投控股、捷成股份等公司通過影視跨界轉型,實現業績飛躍;去年借殼禾欣股份的慈文傳媒,也交出了曲線上市后首份半年報成績單。
文投控股系原松遼汽車,去年8月收購耀萊影城和都玩網絡后,新增主業影城運營、影視投資制作及發行、文化娛樂經紀和網絡游戲開發運營等。文投控股上半年實現凈利約2.41億元,同比增幅逾22倍,為今年上半年影視板塊中增速最快的公司。
經營方面,文投控股迅速躋身國內一線電影出品方,其投資的影片包括成龍電影《絕地逃亡》、馮小剛導演的《我不是潘金蓮》等,并成為《我不是潘金蓮》全球獨家發行方,其中《絕地逃亡》上映已實現票房8.8億元(截至半年報發布日)。
原主營傳統音視頻整體解決方案業務的捷成股份,轉型成效初現。捷成股份上半年實現營收13.69億元,同比增長逾一倍,凈利潤約為4億元,同比增長近3倍。公司表示,營收增長系期內增加了影視內容和新媒體版權運營業務所致。具體看,公司影視劇內容制作、影視版權運營及服務板塊分別貢獻了4.16億、3.87億營收,毛利率分別達50.65%、59.22%。
2016年上半年,捷成股份在影視內容板塊陸續收購了中喜合力、宏禧聚信、星紀元部分股權。在影視內容制作特別是軍旅、諜戰題材的電視劇電影、欄目的制作方面以及廣告植入得到增強與補充。
聚焦IP產業鏈,慈文傳媒上半年收獲借殼上市后一份不錯的成績單。公司期內實現營收4.29億元,凈利潤為9239.42萬元,同比大幅扭虧。期內公司重點打造網臺聯動乃至先網后臺的精品;同時,繼續引領周播模式為一線平臺推出周播劇。其出品的《老九門》自開播以來,刷新周播劇收視和點擊量紀錄。同時,老劇《花千骨》繼續多輪熱播。
傳播渠道端越來越熱鬧
相較影視內容提供商,占據傳播渠道的院線公司業績表現則相對穩定。而院線公司本身為應對票房增速放緩,積極拓展非票房業務。
作為A股院線龍頭,萬達院線上半年實現票房收入40億元,同比增長40.6%,其中國內票房33.6億元,澳洲票房6.4億元,國內市場占有率達13.7%。從收入構成看,公司非票房收入如商品銷售收入、影院廣告收入增幅較大,且毛利率分別高達69.66%、66.08%。
截至2016年6月30日,萬達院線已擁有已開業影院320家,銀幕2789塊,其中81家影城進入全國票房收入前200名。
“院線公司業績穩定正是內容公司大舉進入院線和影院經營行業的原因,除了有穩定的業績,還能通過上游內容渠道掌握話語權,加強內容變現的安全性!毙り细嬖V證券時報記者。
隨著中國電影、上海電影近期相繼登陸A股,萬達院線不再是A股唯一院線標的,未來將面臨更多比較和競爭。截至目前,萬達院線、中國電影、上海電影市值分別約為852億元、640億元、129億元。
面對新進入者,日前萬達院線半年業績發布會上,公司總裁曾茂軍表示,中影與上影在上市之前現金流即非常充沛,上市并不影響其經營狀況,對終端而言,規模更重要,不會一上市就對公司產生沖擊。
對此,肖晗也認為,公眾公司有利于把資本引向娛樂傳媒行業,對熱錢有引導作用,能為行業提供穩定的投資機會,具有積極意義。